English

解读百年西藏

1999-12-29 来源:中华读书报 张晓明 我有话说

我们《百年西藏》的4位作者,都是大家熟识的老朋友。廖东凡,在西藏工作了24年,是著名的西藏民俗学家,对西藏历史,这些年下了很大的功夫,已连续出版了两部有关西藏历史方面的书籍。陈宗烈,五十年代进藏,在藏工作25年,亲历了西藏《百年西藏》所反映的西藏自治区筹务委员会成立,1959年平息叛乱,完成民主改革,成立互助组、自治区成立和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,用手中的照相机拍下这些事件的全过程,留下了一大批第一手的珍贵的资料,成为我们这部书最扎实的基础。周爱明,研究生毕业后,就进入了西藏这个相对陌生的领域,但她凭着自己扎实的学术功底,勤奋好学的精神,很快成为藏学方面的专家。我自己,在藏工作8年,回北京后继续从事对外宣传西藏工作,对西藏一往情深。介绍西藏、宣传西藏将成为我毕生的事业。

西藏的近一百年历史,是藏民族1300多年历史中变革最为深刻的历史阶段,短短的一百年时间,藏民族经历了封建农奴制的黑暗,经历了帝国主义的入侵,实现了和平解放,完成了平叛改革,走进了社会主义,正在走向富裕繁荣。在这一百年里,藏民族经受了大灾难,那是帝国主义强加给这个民族摧残与屈辱;也迎来了大辉煌,百万农奴的新生,民族的崛起和强大,社会的繁荣和发展。百年之中前后50年的西藏,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。对这段有着那么多大悲大喜的历史,我们一直是想反映,想书写,却从未有自己动手编写的念头。这样一个巨大的题材,凭着我们并不深厚的史学功底,我们是不敢冒然触动的。而且我们也知道,许多藏学家,历史学家都正在作着这件大工程,有的已经作了许多年。

正如我们在本书的后记中说的,策划和编撰这部书似乎是在一个偶然的动议下产生的,这与我们多年的想法不谋而合。我们编辑《中国西藏》已整整10年,10年来,我们编辑发表了600万字的文章,我们编选和刊登了5000张图片。10年的工作和实践,使我们对近50年的西藏有了很多的了解和认识,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。当我们在讨论中提出要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反映二十世纪的西藏时,我们为自己的这个想法兴奋不已。

《百年西藏》,一个多么好的题目啊,宏伟,深厚,开阔,有历史感,也有现实性。的确,无论是西藏问题的出现,还是西藏社会的发展,如果不从百年历史去认识,去解读,那是怎么也说不清楚的。这些年,我们办中国西藏杂志,面对的是西藏日新月异的变化,面对的是人们对西藏经久不衰的热情,面对的是国外一些有偏见的媒体对西藏问题持续不断的误导,我们总觉得我们必须更加努力,把一个完整的、真实的西藏介绍出去,告诉世界。当我们想到要用图片的形式来编撰一部二十世纪的西藏史时,我们想到了《百年西藏》,我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题目,我们被《百年西藏》这个名字深深地感动了。

真正的编撰工作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的。云南人民出版社企划部主任张维是3天一个电话,10天一个传真,催我们尽快交稿。面对这项工作,我们投入了百倍的热情,10年的积累。因为我们知道,这一部书,这个一百年的历史,对认识今天的西藏,认识今天的藏民族有着怎样的意义。

我们很高兴,我们选择了用图片的方式来表现这个百年,那是最形象、最准确不过的手段了。因为即便我们有着如椽之笔,我们也不能将这100年的历史描绘出来万一。而图片是最直观的语言:那英国人枪口下,藏人俘虏毫无表情的面孔,诉说着一个民族百年的屈侮和悲忿;破产了的西姆拉会议,英国和中国汉藏两族代表的合影,多少留下了一个主权国家对自己国土的尊严和权力;世纪初拉萨古城中的旋秆表演,乃琼护法降神的场景,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,都在诉说着一个已经逝去时代的无以比拟的真实。而翻身农奴欢天喜地的焚烧地契、债约;抬着毛主席像绕行田野,欢庆翻身后的第一个望果节;背着孩子,穿着最好的衣服把自己的一票投入了选举箱……这些图片都是历史的经典之作,虽然只是一个个凝固的瞬间,但历史正是在这里展现。民主改革后的西藏的图片就越来越精彩了。全部图册中四百多幅图片的四分之三是近四十年的,客观、生动、形象、具体地反映了民主改革后西藏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人民生活方面的巨大变化,歌颂了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,突出地宣传了以毛泽东、邓小平、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央三代领导人对西藏和西藏人民的关心、爱护。如今的西藏,在党的正确领导下,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,正在大踏步地走向新世纪的繁荣,西藏的明天会更加辉煌。

(本文作者为《百年西藏》的作者之一,《中国西藏》杂志总编辑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